作恶多端的成语故事

拼音zuò è duō duān
基本解释恶:犯罪的事;极坏的行为;端:项目;方面。形容做的坏事极多。
出处明 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42回:“想当初作恶多端,这三四日斋戒,那里就积得过来。”
暂未找到成语作恶多端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作恶多端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严阵以待 | 宋 司马光《资治通鉴 汉光武帝建武三年》:“甲辰,帝亲勒六军,严阵以待之。” |
皮之不存,毛将焉附 | 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僖公十四年》:“皮之不存,毛将安傅?” |
如臂使指 | 东汉 班固《汉书 贾谊传》:“令海内之势如身之使臂,臂之使指,莫不制从。” |
龙腾虎跃 | 唐 严从《拟三国名臣赞序》:“圣人受命,贤人受任;龙腾虎跃,风流云蒸,求之精微,其道莫不咸系天者也。” |
万无一失 | 汉 枚乘《七发》:“孔老览观,孟子持筹而算之,万不失一。” |
乳臭未干 | 明 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第20卷:“虽有两个外甥,不是姐姐亲生,并且乳臭未干,谁人来稽查得他?” |
祖传秘方 | 曲波《林海雪原》:“他说涂上既能防冻又能治疗,并说这是他祖传秘方。” |
作壁上观 |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项羽本纪》:“及楚击秦,诸将皆从壁上观。” |
螓首蛾眉 | 《诗经 卫风 硕人》:“螓首蛾眉,巧笑倩兮,美目盼兮。” |
不置可否 | 宋 汪藻《浮溪集》:“惟恐失人主之意,于政事无所可否。” |